ReadNews 讀新聞
  • 首頁
  • 地方
  • 藝文
  • 生活
  • 社會
  • 教育
  • 政治
  • 運動
  • 地產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地方
  • 藝文
  • 生活
  • 社會
  • 教育
  • 政治
  • 運動
  • 地產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ReadNews 讀新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地方

莫德納疫苗開打倒數計時 陳其邁:大家趕快出來打一打

郭凱杰 by 郭凱杰
2021 年 6 月 29 日
in 地方, 高雄
0
▲高雄市7月1日上午拿到疫苗,當天下午先補打75歲以上長輩,共有九處,7月2至4日為72至74歲長者來打疫苗。(圖/高市府提供)

▲高雄市7月1日上午拿到疫苗,當天下午先補打75歲以上長輩,共有九處,7月2至4日為72至74歲長者來打疫苗。(圖/高市府提供)

0
VIEWS
分享至 Facebook分享至 Twitter透過 LINE 分享
▲高雄市7月1日上午拿到疫苗,當天下午先補打75歲以上長輩,共有九處,7月2至4日為72至74歲長者來打疫苗。(圖/高市府提供)
▲高雄市7月1日上午拿到疫苗,當天下午先補打75歲以上長輩,共有九處,7月2至4日為72至74歲長者來打疫苗。(圖/高市府提供)

高雄市今(28)日持續維持零確診。針對莫德納疫苗將於7月1 日下午開打,市長陳其邁表示,7月1日下午開放75歲以上長者補打疫苗,設有9大接種站,7月2日至4日則安排72歲至74歲長者施打,設有49處施打點,規劃分流施打、避免群聚。他也呼籲長輩們輪到你打疫苗時,就趕快去打。

▲全國本土疫情連續多日降至百例以下,陳其邁指出,雖然已連續5天少於百例,但雙北仍有零星感染源無法溯源,隱形傳播鏈還無法排除。(圖/高市府提供)
▲全國本土疫情連續多日降至百例以下,陳其邁指出,雖然已連續5天少於百例,但雙北仍有零星感染源無法溯源,隱形傳播鏈還無法排除。(圖/高市府提供)

全國本土疫情連續多日降至百例以下,高雄市也維持零確診,高雄市長陳其邁29日主持防疫會議會後記者會指出,雖然已連續5天少於百例,但雙北仍有零星感染源無法溯源,隱形傳播鏈還無法排除。

▲「枋山專案」篩檢,高市共匡列557人,已檢驗546人,自行前往篩檢的一般民眾1033人,統計到今天已檢驗者都無異常。(圖/高市府提供)
▲「枋山專案」篩檢,高市共匡列557人,已檢驗546人,自行前往篩檢的一般民眾1033人,統計到今天已檢驗者都無異常。(圖/高市府提供)

同時,因應屏東枋山Delta新冠病毒群聚,高雄市政府啟動「枋山專案」篩檢,高雄市共匡列557人,已檢驗546人,另外還有自行前往篩檢的一般民眾1033人,統計到6月29日已檢驗者都無異常。

▲高雄市7月1日上午拿到疫苗,當天下午先補打75歲以上長輩,共有九處,7月2至4日為72至74歲長者來打疫苗。(圖/高市府提供)
▲高雄市7月1日上午拿到疫苗,當天下午先補打75歲以上長輩,共有九處,7月2至4日為72至74歲長者來打疫苗。(圖/高市府提供)

而針對疫苗施打,陳其邁表示,高雄市疫苗施打依據年齡調降,基於莫德納疫苗將於7月1 日上午送抵高雄,高雄市當天下午將開放75歲以上長輩補打疫苗,7月2日至4日則開放72歲至74歲長者接種,請民眾依指定時間及地點前往施打,也提醒市民做好分流、避免群聚。高雄市設有9個施打站,7月2日至4日是72歲到74歲,大家不用緊張,總共我們規劃了49處,通知書上有時間、地點,依照通知書上進行施打即可。

不過,近來因各縣市陸續傳出施打AZ疫苗後猝死的個案,相繼產生長者緩打潮,陳其邁特別邀請高齡81歲、已接種AZ疫苗的前高雄榮民總醫院院長楊建芳,以自身經驗說明施打疫苗好處,並鼓勵長輩打疫苗。

▲市長陳其邁特別請出高雄醫界師公級醫師、前高雄榮總院長楊建芳以自身經驗說明施打疫苗的經驗。(圖/高市府提供)
▲市長陳其邁特別請出高雄醫界師公級醫師、前高雄榮總院長楊建芳以自身經驗說明施打疫苗的經驗。(圖/高市府提供)

楊建芳表示,最近聽到有些老年族群死亡,但這與疫苗沒有直接關係,而是本身身體狀況,雖然許多歐洲國家提及AZ疫苗會有血栓問題,但大部分發生在年輕族群較多,最近也盛傳莫德納疫苗會造成心臟發炎,同樣也發生在年輕族群比較多。

楊建芳也認為,因疫苗而發生的合併症少之又少,為了防止疫情擴大,他奉勸活動力比較強、也想出去走一走的年長者,「趁現在有疫苗可打時,大家都出來打一打!」

高雄市鳳山區一棟大樓今天下午有住戶檢驗陽性,高市府緊急召回大樓60戶、150多名住戶進行PCR檢測,全部送往防疫旅館隔離。高雄市衛生局在警方協助下,召回鳳山一棟大樓的住戶,這棟大樓共60戶150多人,全部執行PCR檢測後,送往防疫旅館居家隔離。高市衛生局預計在29日深夜完成。不過,高市衛生局也提醒,檢驗陽性個案不等於確診個案,相關訊息仍需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為主。(記者李建榮/高雄報導)

相關

Tags: 陳其邁接種站莫德納補打分流施打
Previous Post

枋山專案篩檢目前均陰性 陳其邁:疫情在可控制範圍

Next Post

「雄夯宅美食」百花齊放 高雄人力挺高雄味

Next Post
▲「雄夯宅美食」活動推出短短2周,已廣納超過300家業者加入。(圖/高市府觀光局提供)

「雄夯宅美食」百花齊放 高雄人力挺高雄味

熱門 TOP Posts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腎臟科鄭本忠醫師、許淳惟醫師示範腹膜透析腎科經皮植管技術。(圖/記者張忠義攝)
地方

高雄長庚打造免住院腎科經皮植管新模式

2 個月 ago
▲凱旋醫院導入AI機器人輔助照護,提升思覺失調症長效針劑治療穩定性。左起為王淑慧主任、徐淑婷主任、蔡景宏主任、黃志中局長、周煌智院長、劉潤謙醫師、李欣雅主任。(圖/記者張忠義攝)
生活

長效針劑助病友穩控思覺失調症

2 個月 ago
▲高雄市7月1日上午拿到疫苗,當天下午先補打75歲以上長輩,共有九處,7月2至4日為72至74歲長者來打疫苗。(圖/高市府提供)
地方

莫德納疫苗開打倒數計時 陳其邁:大家趕快出來打一打

4 年 ago
▲鳳儀門市為永續標竿店型,門市設計融合綠色環保、永續發展等概念。(圖/記者黃文德攝,2021.02.19)
生活

統一超商第6000店落腳高雄 「鳳儀展翅」永續店型

5 年 ago
▲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今天前往視察工程進度,指示水利局委辦工程如期如質零災害,將基地污水全數納管。(圖/高市府水利局提供)
地方

高市全面納管海軍左營基地、旗津營區污水納管

5 年 ago

最新 News

▲ 「枋寮940」跨鄉分享經驗,交流以聯合發表美食與小旅行地圖的方式,讓余光中筆下的「車過枋寮」變成「留在枋寮」。(圖/翻攝畫面)

推地方創生 數位群聚品牌跨鄉分享經驗

2025 年 10 月 15 日
▲EASY SHOP於10月份全新推出的「挺 easy氣墊薄杯超彈力身片軟鋼圈內衣」。(圖/EASY SHOP提供)

國民內衣店挺EASY !超彈力軟鋼圈內衣登場

2025 年 10 月 9 日
▲EASY SHOP台灣國民內衣店「99購物節」,即日起至9/14限時兩週超殺登場。(圖/EASY SHOP提供)

EASY SHOP「99購物節」衝一波!

2025 年 9 月 4 日
▲高雄市捷運局今天舉辦「前金區後金段44地號等8筆土地」公辦都更招商說明會,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介紹,該基是亞洲金融中心首案公辦都更,預計結合金融業、資產管理服務、及高端商辦等功能,打造「亞洲納斯達克」。(圖/記者張忠義攝)

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內首宗公辦都更招商

2025 年 9 月 2 日
▲高市副市長林欽榮(右)說,此案不僅是一個開發案,更代表融合藝術、文化、商業、旅宿與人本交通的新生活模式。(圖/記者張忠義攝)

高雄黃線Y18 站橘線O10站衛武營聯開案簽約

2025 年 8 月 29 日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腎臟科鄭本忠醫師、許淳惟醫師示範腹膜透析腎科經皮植管技術。(圖/記者張忠義攝)

高雄長庚打造免住院腎科經皮植管新模式

2025 年 8 月 28 日

Stay Connected test

讀新聞 ReadNews Logo

ReadNews 讀新聞

讓你掌握最新資訊

Follow Us

分類

  • 未分類
  • 藝文
  • 社會
  • 生活
  • 地方
  • 教育
  • 政治
  • 運動
  • 台南
  • 高雄
  • 屏東
  • 地產

Recent News

▲ 「枋寮940」跨鄉分享經驗,交流以聯合發表美食與小旅行地圖的方式,讓余光中筆下的「車過枋寮」變成「留在枋寮」。(圖/翻攝畫面)

推地方創生 數位群聚品牌跨鄉分享經驗

2025 年 10 月 15 日
▲EASY SHOP於10月份全新推出的「挺 easy氣墊薄杯超彈力身片軟鋼圈內衣」。(圖/EASY SHOP提供)

國民內衣店挺EASY !超彈力軟鋼圈內衣登場

2025 年 10 月 9 日
▲EASY SHOP台灣國民內衣店「99購物節」,即日起至9/14限時兩週超殺登場。(圖/EASY SHOP提供)

EASY SHOP「99購物節」衝一波!

2025 年 9 月 4 日
  • 隱私權政策

版權所有 © 2020-2022 ReadNews 讀新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地方
  • 藝文
  • 生活
  • 社會
  • 教育
  • 政治
  • 運動
  • 地產

版權所有 © 2020-2022 ReadNews 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