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News 讀新聞
  • 首頁
  • 地方
  • 藝文
  • 生活
  • 社會
  • 教育
  • 政治
  • 運動
  • 地產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地方
  • 藝文
  • 生活
  • 社會
  • 教育
  • 政治
  • 運動
  • 地產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ReadNews 讀新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地方

高市今增4451例 陳其邁籲早期診斷、治療可預防重症發生

陳其邁籲早期診斷治療可預防重症

郭凱杰 by 郭凱杰
2022 年 7 月 3 日
in 地方, 高雄
0
▲為有效預防重症及降低死亡率,高雄市經專家會議討論決定,增加抗病毒藥物開立比例,市長陳其邁鼓勵醫師在符合開藥原則下,盡量開藥。(圖/高市府提供)

▲為有效預防重症及降低死亡率,高雄市經專家會議討論決定,增加抗病毒藥物開立比例,市長陳其邁鼓勵醫師在符合開藥原則下,盡量開藥。(圖/高市府提供)

0
VIEWS
分享至 Facebook分享至 Twitter透過 LINE 分享
▲為有效預防重症及降低死亡率,高雄市經專家會議討論決定,增加抗病毒藥物開立比例,市長陳其邁鼓勵醫師在符合開藥原則下,盡量開藥。(圖/高市府提供)
▲為有效預防重症及降低死亡率,高雄市經專家會議討論決定,增加抗病毒藥物開立比例,市長陳其邁鼓勵醫師在符合開藥原則下,盡量開藥。(圖/高市府提供)

高雄市今(1)日公布新增4,451例本土確診個案,市長陳其邁表示,為有效預防重症及降低死亡率,經專家會議討論決定,增加抗病毒藥物開立比例,鼓勵醫師在符合開藥原則下,盡量開藥。並從昨日起即針對65歲以上長輩專案列管有無服用抗病毒藥物,提醒市民朋友就醫時,可向醫師詢問是否符合服用藥物資格,以減緩確診不適症狀。

▲7月1日高雄市疫情總覽。(圖/高市府提供)
▲7月1日高雄市疫情總覽。(圖/高市府提供)
▲7月1日確診個案年齡分布。(圖/高市府提供)
▲7月1日確診個案年齡分布。(圖/高市府提供)

陳其邁也指出,雖然疫情趨緩,每日仍有逾4000例,他認為,關懷包是為民服務,確診者收到簡訊通知後約2小時內,親友就可以拿到關懷包,讓民眾覺得很方便,尤其民眾確診時,家人會比較緊張,因為同住家人風險比較高,所以基於防疫考量,還是會提供關懷包,以及快篩試劑給確診者1支、大人3支、小孩2支,高雄市仍會備有足夠的快篩試劑包及關懷包,即時提供給市民,目前沒考慮退場。

▲7月1日高雄市確診個案及盛行率。(圖/高市府提供)
▲7月1日高雄市確診個案及盛行率。(圖/高市府提供)

 

診個案年齡發生率7日平均移動線。(圖/高市府提供)
診個案年齡發生率7日平均移動線。(圖/高市府提供)

中央公布今天高雄市為4453例,轉銜個案為2例,實際新增4451例確診,衛生局簡任技正潘炤穎表示,高雄市目前整體盛行率15.78%,近1個月內有4波連續緩降,從6月7日最高的1萬2555例持續往下走,以年齡層的分布無太大變動,疫情進入平原期,開始社區化,傳播鏈仍在,呼籲市民持續落實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及接種疫苗等防疫新生活。

陳其邁指出,高雄市長輩的第4劑疫苗施打率17.2%已逐步上升且高於全國平均值,發放通知到社區站接種預計至7月8日止,目前仍繼續施打中,青少年和兒童的疫苗接種,不管是在校園內或在社區施打,希望大家踴躍到預約平台預約,疫苗要打好打滿,藥物就是提早給藥,預防重症死亡。

教育局長謝文斌指出,校園疫情已呈現緩步下降趨勢,未來仍會持續注意。另校園疫苗持續施打,國小正進行第二劑BNT疫苗接種,提醒家長及學生注意學校的通知時間,按時返校接種。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感染醫學科主任李允吉醫師今天出席防疫記者會也指出,抗病毒藥物治療效果、注意事項、服用對象及藥物交互作用。他從中央6/30公布確診死亡病例及實驗數據分析,高風險族群如早期服用抗病毒藥物Paxlovid,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及重症率,強調Paxlovid副作用有味覺異常、腹瀉、頭痛、噁心、嘔吐等,均為短暫輕微症狀,提醒民眾快篩陽性後,應儘快視訊診療,符合用藥資格者應於發病五天內及時用藥,以降低COVID-19併發症。

李允吉認為,未使用氧氣且於發病5日內之12歲以上且體重40公斤以上病人,且有下列之一情形者:年齡大於65歲、具癌症、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不含高血壓)、慢性肺疾、結核病、慢性肝病、失能、精神疾病、影響免疫功能之疾病、孕婦或BMI大於30者,為符合Paxlovid適用條件。此外,Paxlovid代謝會與多種藥物產生交互作用,進而影響療效,若有服用其他藥物(處方藥、非處方藥、中草藥等),請主動告知醫生,另清冠一號亦不建議與Paxlovid合併使用,提醒民眾注意。(ReadNews讀新聞記者郭凱杰/高雄報導)

相關

Tags: 重症死亡率抗病毒列管陳其邁
Previous Post

高雄市新增3882例 整體疫情連續4週趨緩

Next Post

科工館重要推手 服務23年館長陳訓祥榮退

Next Post
▲陳訓祥帶領科工館全體伙伴打造服務DNA。(圖/科工館提供)

科工館重要推手 服務23年館長陳訓祥榮退

熱門 TOP Posts

▲為有效預防重症及降低死亡率,高雄市經專家會議討論決定,增加抗病毒藥物開立比例,市長陳其邁鼓勵醫師在符合開藥原則下,盡量開藥。(圖/高市府提供)
地方

高市今增4451例 陳其邁籲早期診斷、治療可預防重症發生

3 年 ago
▲全台規模最大國軍服裝供售站—海軍左營門市規劃獨棟三層式運動生活場館,打造南臺灣首座「旗艦級」民營供售站。(圖/記者黃文德攝,2021.03.22)
地方

國軍服裝供售站 海軍左營門市軍用品日用品一應俱全

4 年 ago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腎臟科鄭本忠醫師、許淳惟醫師示範腹膜透析腎科經皮植管技術。(圖/記者張忠義攝)
地方

高雄長庚打造免住院腎科經皮植管新模式

2 週 ago
▲酒店推出除夕圍爐外帶年菜,道道都是討喜的年節經典料理,也研發五款常溫商品。(圖/高雄翰品酒店提供)
生活

高雄翰品酒店精選年菜熱銷中 新推出常溫商品伴手禮

4 年 ago
▲民眾只要在KKBOX 平台上 收聽「加食延暢+」高雄歌單 14首歌,完成任務後就能獲得高雄夜經濟特色店家專屬優惠!(圖/高市府提供)
生活

優惠來高雄拿!迎打狗祭 高市府推「加食延暢PLUS 聆聽任務」

2 年 ago

最新 News

▲EASY SHOP台灣國民內衣店「99購物節」,即日起至9/14限時兩週超殺登場。(圖/EASY SHOP提供)

EASY SHOP「99購物節」衝一波!

2025 年 9 月 4 日
▲高雄市捷運局今天舉辦「前金區後金段44地號等8筆土地」公辦都更招商說明會,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介紹,該基是亞洲金融中心首案公辦都更,預計結合金融業、資產管理服務、及高端商辦等功能,打造「亞洲納斯達克」。(圖/記者張忠義攝)

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內首宗公辦都更招商

2025 年 9 月 2 日
▲高市副市長林欽榮(右)說,此案不僅是一個開發案,更代表融合藝術、文化、商業、旅宿與人本交通的新生活模式。(圖/記者張忠義攝)

高雄黃線Y18 站橘線O10站衛武營聯開案簽約

2025 年 8 月 29 日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腎臟科鄭本忠醫師、許淳惟醫師示範腹膜透析腎科經皮植管技術。(圖/記者張忠義攝)

高雄長庚打造免住院腎科經皮植管新模式

2025 年 8 月 28 日
▲集結台灣美食、文化、音樂與觀光的盛大活動,「臺灣祭2025」圓滿落幕。(圖/翻攝畫面)

台日交流盛會「臺灣祭2025」圓滿落幕

2025 年 8 月 13 日
▲凱旋醫院導入AI機器人輔助照護,提升思覺失調症長效針劑治療穩定性。左起為王淑慧主任、徐淑婷主任、蔡景宏主任、黃志中局長、周煌智院長、劉潤謙醫師、李欣雅主任。(圖/記者張忠義攝)

長效針劑助病友穩控思覺失調症

2025 年 8 月 11 日

Stay Connected test

讀新聞 ReadNews Logo

ReadNews 讀新聞

讓你掌握最新資訊

Follow Us

分類

  • 地方
  • 教育
  • 政治
  • 運動
  • 台南
  • 高雄
  • 屏東
  • 地產
  • 未分類
  • 藝文
  • 社會
  • 生活

Recent News

▲EASY SHOP台灣國民內衣店「99購物節」,即日起至9/14限時兩週超殺登場。(圖/EASY SHOP提供)

EASY SHOP「99購物節」衝一波!

2025 年 9 月 4 日
▲高雄市捷運局今天舉辦「前金區後金段44地號等8筆土地」公辦都更招商說明會,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介紹,該基是亞洲金融中心首案公辦都更,預計結合金融業、資產管理服務、及高端商辦等功能,打造「亞洲納斯達克」。(圖/記者張忠義攝)

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內首宗公辦都更招商

2025 年 9 月 2 日
▲高市副市長林欽榮(右)說,此案不僅是一個開發案,更代表融合藝術、文化、商業、旅宿與人本交通的新生活模式。(圖/記者張忠義攝)

高雄黃線Y18 站橘線O10站衛武營聯開案簽約

2025 年 8 月 29 日
  • 隱私權政策

版權所有 © 2020-2022 ReadNews 讀新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地方
  • 藝文
  • 生活
  • 社會
  • 教育
  • 政治
  • 運動
  • 地產

版權所有 © 2020-2022 ReadNews 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