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News 讀新聞
  • 首頁
  • 地方
  • 藝文
  • 生活
  • 社會
  • 教育
  • 政治
  • 運動
  • 地產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地方
  • 藝文
  • 生活
  • 社會
  • 教育
  • 政治
  • 運動
  • 地產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ReadNews 讀新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地方

高雄+63 陳其邁:此波傳染以無症狀者多

郭凱杰 by 郭凱杰
2022 年 4 月 22 日
in 地方, 高雄
0
▲陳其邁提醒確診者在居家照護期間有急症狀況,一定要熟記(07)7151911或119告知救護人員自己為確診個案,加快處理速度。(圖/高市府提供)

▲陳其邁提醒確診者在居家照護期間有急症狀況,一定要熟記(07)7151911或119告知救護人員自己為確診個案,加快處理速度。(圖/高市府提供)

2
VIEWS
分享至 Facebook分享至 Twitter透過 LINE 分享

最後更新時間 2022 年 4 月 22 日 20:17:46

▲陳其邁提醒確診者在居家照護期間有急症狀況,一定要熟記(07)7151911或119告知救護人員自己為確診個案,加快處理速度。(圖/高市府提供)
▲陳其邁提醒確診者在居家照護期間有急症狀況,一定要熟記(07)7151911或119告知救護人員自己為確診個案,加快處理速度。(圖/高市府提供)

高雄市今(19)日新增63例確診個案,市長陳其邁表示,今日隔離轉陽9例;外縣市旅遊史16例;密切接觸者(同住親友、餐飲娛樂、職場、高風險場域)38例。特殊娛樂場所傳播鍊已結束,但南北移動、外縣市旅遊史仍持續增加,風險還擴大到家庭、職場。陳其邁呼籲,此波傳染以無症狀者多,盡量減少唱歌等長時間脱口罩的機會。

▲高雄市4月19日疫情總覽。(圖/高市府提供)
▲高雄市4月19日疫情總覽。(圖/高市府提供)

衛生局簡任技正潘炤穎表示,外縣市旅遊史16例,分別來自台北、嘉義、台中、屏東、澎湖等地。密切接觸者部分,餐飲娛樂類別除了餐廳、 KTV之外,又多了網咖的場域。職場環境類別,除了餐飲服務業工作人員,交通運輸駕駛也染疫。潘炤穎也提醒,餐廳等密閉空間要小心,民眾離開座位起身一定要戴口罩,宴會廳的大型聚會絕對不能隨桌敬酒。

▲具外縣市活動史確診個案。(圖/高市府提供)
▲具外縣市活動史確診個案。(圖/高市府提供)

潘炤穎也公布相關染疫者足跡,外縣市旅遊史中有1例曾去張惠妹演唱會,另外,有個案曾到澎湖旅遊、小琉球旅遊以及嘉義進香。6大張確診足跡,包括老汕頭原味火鍋、碳佐麻里、好樂迪KTV、和牛涮、市場、瓦城、大遠百等。

潘炤穎也說,外縣市16例分別是台北4例,案36761出差跟確診個案有接觸、案36718出差足跡有重疊、案37884旅遊、案37885參與4月15日小巨蛋演唱會;案37109每個假日定期回台中,有熱點足跡重疊。

此外,案36724、案36725曾去澎湖出游,還沒回到高雄就發病,可能有接觸確診者狀況;嘉義活動史4例,案37104、案37573參加嘉義進香團與台北確診者有重疊。案37581及案37902到嘉義出游,到過熱門景點,有足跡重疊。

此外,案37108每天都屏東市場採買、案37531曾到小琉球有足跡熱點重疊、案37896在4月10日跟台東屏東高雄朋友聚會,本身是商人,工作地長期在屏東;案37900在屏東熱點羽球館足跡重疊、案37889工作地在屏東,有職場群聚。

密切接觸者部分,潘炤穎表示,除了KTV和餐廳外,也發現網咖染疫,案37570和台東37113在網咖同空間,2人不認識,但因而染疫,也有交通運輸駕駛被檢出陽性,呼籲目前市場和宗教熱點仍要特別留意。

▲確診者在居家照護期間有急症狀況,一定要熟記(07)7151911或119告知救護人員自己為確診個案,加快處理速度。(圖/高市府提供)
▲確診者在居家照護期間有急症狀況,一定要熟記(07)7151911或119告知救護人員自己為確診個案,加快處理速度。(圖/高市府提供)

陳其邁表示,高市肺炎醫療回復分流機制,「居家照護」已啟動,目前已有7人接受服務,由診所接手追蹤,狀況皆穩定。市民隔離期間若有急症就醫需求,可直撥7151911或119,並告知自己是確診病患。

▲高雄市衛生局長黃志中也針對家長關心有關幼童確診的情況指出,目前12歲以下兒童確診有66%為輕症,34%為無症狀。(圖/高市府提供)
▲高雄市衛生局長黃志中也針對家長關心有關幼童確診的情況指出,目前12歲以下兒童確診有66%為輕症,34%為無症狀。(圖/高市府提供)

新北已出現首例幼兒重症死亡案例,衛生局長黃志中表示,今年截至目前為止,5歲以下病童確診數為44人,沒有出現中、重症。但美國統計,兒童仍有機會罹患「小兒多系統發炎症候群」,通常在感染2至6週後出現,發生機率不到1%。

黃志中也提醒說,兒童確診2-6周後,若持續發燒,合併2個以上症狀,如腹痛、腹瀉、嘔吐、出疹子、眼睛紅、頭暈、暈眩感,請趕快就醫請求協助。(ReadNews讀新聞記者郭凱杰/高雄報導)

 

相關

Tags: 口罩陳其邁旅遊史無症狀唱歌
Previous Post

高市今+27 陳其邁籲台灣現在打小朋友還來得及

Next Post

高市今+97 居家照護計畫以2歲以上、70歲以下為主對象

Next Post
▲陳其邁防疫記者會中也提醒照顧小朋友要注意如有發生呼吸困難、嘴唇發紫、胸口痛、高燒抽搐、進食困難、神智轉向昏迷,立刻打電話給119或照護中心。(圖/高市府提供)

高市今+97 居家照護計畫以2歲以上、70歲以下為主對象

熱門 TOP Posts

▲陳其邁提醒確診者在居家照護期間有急症狀況,一定要熟記(07)7151911或119告知救護人員自己為確診個案,加快處理速度。(圖/高市府提供)
地方

高雄+63 陳其邁:此波傳染以無症狀者多

3 年 ago
▲屏東縣牡丹鄉公所將在地人口中的「旭海路口」升級為「馨深活基地-牡丹農供cevungan」。(圖/牡丹鄉公所提供)
地方

旭海路口升級為「牡丹農供」!打造屏東打卡「馨」景點

1 年 ago
▲為不讓母親的善心因離世而消逝,男子周孝忠捐贈1部復康巴士給高市交通局。(圖/岡山大吉座提供)
地方

不燒紙紮車捐復康巴士 孝子周孝忠延續母親遺愛

11 個月 ago
▲輔英科大今(1)日舉辦「護相力挺、輔英好照」校友春季活動暨升學祈福。(圖/輔英科大提供)
教育

輔英校友春季活動暨升學祈福登場

2 個月 ago
▲ PIMA原音盟17日在瑪家鄉禮納里遊客中心舉行成立大會暨音樂「聚」活動。(圖/翻攝畫面)
地方

屏東原民音樂推廣平台 「PIMA原音盟」成立

2 個月 ago

最新 News

▲台灣國民內衣店今夏攜手超人氣插畫家「煎妮花」聯名推出「Banana Pie×煎妮花」IN ECO 遇見煎妮花Protimo抗菌無痕內衣。(圖/EASY SHOP提供)

EASY SHOP攜手插畫家聯名跨界!打造療癒系內著

2025 年 6 月 26 日
▲以金湯潮汕砂鍋粥為主軸的「麟粥宮」主打現點現煮、活體海鮮與秘製金湯底,推出多道經典招牌與創新菜色。(圖/記者黃文德翻攝)

海味滿滿!麟粥宮「澎湖馬糞海膽粥」極致美味期間限定

2025 年 6 月 16 日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生蔡奕琳同學,榮獲「2025年總統教育獎」殊榮。(圖/高師大提供)

高師大蔡奕琳榮獲2025年總統教育獎

2025 年 6 月 9 日
▲亞尼克盛夏重頭戲「仲夏芒果季」霸氣登場。(圖/亞尼克提供)

亞尼克週年慶祭優惠 仲夏芒果季霸氣登場

2025 年 6 月 2 日
▲「浤圃草衙案」區段具備便捷大眾運輸、完善文教學區、消費採買便利、鄰近大型百貨商場與串聯國道等優勢。(圖/翻攝畫面)

卡位亞灣百貨捷運宅 「浤圃草衙案」動土

2025 年 5 月 27 日
▲ PIMA原音盟17日在瑪家鄉禮納里遊客中心舉行成立大會暨音樂「聚」活動。(圖/翻攝畫面)

屏東原民音樂推廣平台 「PIMA原音盟」成立

2025 年 5 月 21 日

Stay Connected test

讀新聞 ReadNews Logo

ReadNews 讀新聞

讓你掌握最新資訊

Follow Us

分類

  • 未分類
  • 藝文
  • 社會
  • 生活
  • 地方
  • 教育
  • 政治
  • 運動
  • 台南
  • 高雄
  • 屏東
  • 地產

Recent News

▲台灣國民內衣店今夏攜手超人氣插畫家「煎妮花」聯名推出「Banana Pie×煎妮花」IN ECO 遇見煎妮花Protimo抗菌無痕內衣。(圖/EASY SHOP提供)

EASY SHOP攜手插畫家聯名跨界!打造療癒系內著

2025 年 6 月 26 日
▲以金湯潮汕砂鍋粥為主軸的「麟粥宮」主打現點現煮、活體海鮮與秘製金湯底,推出多道經典招牌與創新菜色。(圖/記者黃文德翻攝)

海味滿滿!麟粥宮「澎湖馬糞海膽粥」極致美味期間限定

2025 年 6 月 16 日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生蔡奕琳同學,榮獲「2025年總統教育獎」殊榮。(圖/高師大提供)

高師大蔡奕琳榮獲2025年總統教育獎

2025 年 6 月 9 日
  • 隱私權政策

版權所有 © 2020-2022 ReadNews 讀新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地方
  • 藝文
  • 生活
  • 社會
  • 教育
  • 政治
  • 運動
  • 地產

版權所有 © 2020-2022 ReadNews 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