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News 讀新聞
  • 首頁
  • 地方
  • 藝文
  • 生活
  • 社會
  • 教育
  • 政治
  • 運動
  • 地產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地方
  • 藝文
  • 生活
  • 社會
  • 教育
  • 政治
  • 運動
  • 地產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ReadNews 讀新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生活

高雄港旅運中心正式啟用 陳建仁:身為高雄子弟也與有榮焉

陳建仁主持高雄港旅運中心啟用典禮

郭凱杰 by 郭凱杰
2023 年 3 月 6 日
in 生活, 地方, 高雄
0
▲海洋國門新地標高雄港旅運中心今天在高雄港正式啟用!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代表市長陳其邁陪同行政院長陳建仁等人共同見證高雄港旅運中心啟用。(圖/高市府提供)

▲海洋國門新地標高雄港旅運中心今天在高雄港正式啟用!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代表市長陳其邁陪同行政院長陳建仁等人共同見證高雄港旅運中心啟用。(圖/高市府提供)

1
VIEWS
分享至 Facebook分享至 Twitter透過 LINE 分享

海洋國門新地標高雄港旅運中心今(6)日在高雄港正式啟用!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代表市長陳其邁陪同行政院長陳建仁等人共同見證高雄港旅運中心落成啟用, 營運首日即迎接七海探索者、威士特丹兩艘國際郵輪,這也象徵著高雄港重返國際郵輪市場,陳建仁相信這個旅運中心未來會和高雄流行音樂中心一起變成亞洲新灣區最重要的地標,他以身為高雄子弟也與有榮焉。

▲海洋國門新地標高雄港旅運中心今天在高雄港正式啟用!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代表市長陳其邁陪同行政院長陳建仁等人共同見證高雄港旅運中心啟用。(圖/高市府提供)
▲海洋國門新地標高雄港旅運中心今天在高雄港正式啟用!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代表市長陳其邁陪同行政院長陳建仁等人共同見證高雄港旅運中心啟用。(圖/高市府提供)

歷經10年才完工的「高雄港旅運中心」6日正式啟用,以地下2層、地上15層鋼骨構造,建成有如一隻大鯨魚的特殊造型,坐擁高雄港無敵海景第一排,不僅可停靠全球最大的25萬噸郵輪,還可停時停靠兩艘22.5萬噸的大型郵輪,6日凌晨更陸續迎來史上造價最高的頂級郵輪「麗晶七海郵輪探索者號」以及「荷美郵輪威士特丹號」雙郵輪首航。

▲營運首日即迎接七海探索者、威士特丹兩艘國際郵輪,這也象徵著高雄港重返國際郵輪市場。(圖/高市府提供)
▲營運首日即迎接七海探索者、威士特丹兩艘國際郵輪,這也象徵著高雄港重返國際郵輪市場。(圖/高市府提供)

陳建仁形容今天是高雄的大日子,他表示,期盼已久的高雄港旅運中心正式啟用,並說高雄港歷史悠久,不僅是亞洲航運樞紐,港口設備、腹地空間也相當完備,對於高雄、台灣許多經貿發展扮演關鍵角色。他提到近年全國郵輪市場不斷擴展,為提升港口競爭力,政府投入45億打造高雄港旅運中心,提供最大25萬噸的郵輪停靠通關,並透過智慧化、電子化設備提供旅客更為便捷的服務。

▲重視高雄港灣發展,市長陳其邁特別於開幕前親自視察高雄港旅運中心,瞭解整體動線,並關心交通接駁、觀光服務等細節。(圖/高市府提供)
▲重視高雄港灣發展,市長陳其邁特別於開幕前親自視察高雄港旅運中心,瞭解整體動線,並關心交通接駁、觀光服務等細節。(圖/高市府提供)

陳建仁也談及上個月核定高雄機場新航廈工程第一期建設計畫,未來機場建設將挹注經費打造新航廈與轉運中心,透過中央、地方合作展現最大量能,結合雙港地理優勢,讓高雄觀光、貿易蓬勃發展,成為亞洲重要的港口城市。他也說,未來旅運中心、高雄流行音樂中心成為亞灣區的重要地標,象徵高雄驕傲,身為高雄子弟與有榮焉。

市長陳其邁特別於開幕前親自視察高雄港旅運中心,瞭解整體動線,並關心交通接駁、觀光服務等細節,他表示,高雄做好準備迎接來自各地旅客,更說明旅運中心配合高雄港第17至21號碼頭設施,提供國際觀光郵輪停泊,尖峰每小時可服務通關旅客人數 2,500 人以上,將提供郵輪旅客便捷、舒適的空間。

陳其邁介紹高雄的好山好水與多元豐富文化,列舉生態、宗教、時尚各式不同型態的旅遊體驗,保證來到高雄一定會愛上高雄,肯定旅運中心結合新創科技的啟用,提供便捷友善的服務,看好高雄成為未來運輸進出的樞紐。

今天代表陳其邁出席的副市長林欽榮致詞時感謝中央協助,他表示,高雄作為雙港城市,原有的空港加上旅運中心如虎添翼。他表示,亞灣區在交通、旅遊、觀光景點,加乘5G AIoT實驗場域在母港的優勢,同時在行政院的支持下,去(111)年陳其邁市長宣布推展亞灣2.0計畫,期盼聯手港務公司、中油、加工出口區等,透過數位轉型、低碳轉型、觀光轉型,讓高雄張開雙臂迎接世界,成為諸多企業總部進駐投資的重要場域。(ReadNews讀新聞 記者郭凱杰/高雄報導)

相關

Tags: 陳其邁高雄港陳建仁高雄港旅運中心高雄子弟
Previous Post

萌鼠來了!《助六の日常》期間限定店登場

Next Post

完善半導體產業鏈 陳其邁拜會三井化學爭取擴大投資高雄

Next Post
▲陳其邁昨天前往東京三井化學集團總部拜會,由三井化學集團淡輪敏會長親自接待。(圖/高市府提供)

完善半導體產業鏈 陳其邁拜會三井化學爭取擴大投資高雄

熱門 TOP Posts

▲喜憨兒年節系列禮推出幾米聯名禮盒、爆米花春節禮盒以及一口烏魚子干貝醬禮盒等,印有財字的紅色包裝,吉利又討。(圖/喜憨兒基金會提供)
生活

迎新年發財包裝禮盒討吉利 喜憨兒年節產品開始預購

11 個月 ago
▲針對外界質疑美術館園區辦露營恐成防疫破口一事,高市文化局表示,防疫不能賭氣也不能打賭,高美館辦露營將落實中央防疫規定。(圖/高市文化局提供)
高雄

高美館辦露營落實中央防疫規

5 年 ago
▲因應中國暫停台灣鳳梨輸入,高雄市長陳其邁仍超前部署北上聯合屏東、台南、嘉義縣市等首長共同行銷推廣台灣鳳梨。(圖/高市府農業局提供)
地方

挺農民 高雄市長陳其邁北上行銷鳳梨相關產品

5 年 ago
▲陳其邁今天針對高市防疫醫護人員津貼再加碼,凡0至2歲全日托育補助8千元、日間托育補助4千元,且第一線警消人員一體適用。(圖/高市府提供)
地方

高雄連4天+0 陳其邁加碼第一線防疫人員補助

4 年 ago
▲今年八月底完工的愛河景觀橋依山傍水,自然景觀加上夜晚妝扮橋體的浪漫燈光,很快就成為情侶們的約會勝地。(圖/高市府工務局提供)
地方

高雄再添約會聖地 愛河景觀橋浪漫爆表

4 年 ago

最新 News

▲雙11高峰期11/9-11/11,EASY SHOP加碼官方APP限搶,多款商品只要$111,包括休閒無鋼圈內衣、夢幻蕾絲內衣、還有必搶心情褲三件組、開運褲等。(圖/EASY SHOP提供)

EASY SHOP雙11火力全開!優惠超狂一站買齊

2025 年 11 月 4 日
▲ 「枋寮940」跨鄉分享經驗,交流以聯合發表美食與小旅行地圖的方式,讓余光中筆下的「車過枋寮」變成「留在枋寮」。(圖/翻攝畫面)

推地方創生 數位群聚品牌跨鄉分享經驗

2025 年 10 月 15 日
▲EASY SHOP於10月份全新推出的「挺 easy氣墊薄杯超彈力身片軟鋼圈內衣」。(圖/EASY SHOP提供)

國民內衣店挺EASY !超彈力軟鋼圈內衣登場

2025 年 10 月 9 日
▲EASY SHOP台灣國民內衣店「99購物節」,即日起至9/14限時兩週超殺登場。(圖/EASY SHOP提供)

EASY SHOP「99購物節」衝一波!

2025 年 9 月 4 日
▲高雄市捷運局今天舉辦「前金區後金段44地號等8筆土地」公辦都更招商說明會,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介紹,該基是亞洲金融中心首案公辦都更,預計結合金融業、資產管理服務、及高端商辦等功能,打造「亞洲納斯達克」。(圖/記者張忠義攝)

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內首宗公辦都更招商

2025 年 9 月 2 日
▲高市副市長林欽榮(右)說,此案不僅是一個開發案,更代表融合藝術、文化、商業、旅宿與人本交通的新生活模式。(圖/記者張忠義攝)

高雄黃線Y18 站橘線O10站衛武營聯開案簽約

2025 年 8 月 29 日

Stay Connected test

讀新聞 ReadNews Logo

ReadNews 讀新聞

讓你掌握最新資訊

Follow Us

分類

  • 未分類
  • 藝文
  • 社會
  • 生活
  • 地方
  • 教育
  • 政治
  • 運動
  • 台南
  • 高雄
  • 屏東
  • 地產

Recent News

▲雙11高峰期11/9-11/11,EASY SHOP加碼官方APP限搶,多款商品只要$111,包括休閒無鋼圈內衣、夢幻蕾絲內衣、還有必搶心情褲三件組、開運褲等。(圖/EASY SHOP提供)

EASY SHOP雙11火力全開!優惠超狂一站買齊

2025 年 11 月 4 日
▲ 「枋寮940」跨鄉分享經驗,交流以聯合發表美食與小旅行地圖的方式,讓余光中筆下的「車過枋寮」變成「留在枋寮」。(圖/翻攝畫面)

推地方創生 數位群聚品牌跨鄉分享經驗

2025 年 10 月 15 日
▲EASY SHOP於10月份全新推出的「挺 easy氣墊薄杯超彈力身片軟鋼圈內衣」。(圖/EASY SHOP提供)

國民內衣店挺EASY !超彈力軟鋼圈內衣登場

2025 年 10 月 9 日
  • 隱私權政策

版權所有 © 2020-2022 ReadNews 讀新聞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地方
  • 藝文
  • 生活
  • 社會
  • 教育
  • 政治
  • 運動
  • 地產

版權所有 © 2020-2022 ReadNews 讀新聞